新寶拉格訊 近日,第二批全國50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公佈,鑲黃旗託亞家庭牧場入選,並面向全國公開推介。
託亞家庭牧場是鑲黃旗文貢烏拉蘇木阿拉騰毛都嘎查牧民託亞2015年投資20多萬元創辦的。從2002年開始,託亞優化飼養種羣,實施“少養,精養”經營模式,實施一整套科學管理機制,引進了“德國美利奴”良種羊,自家選留的內蒙古細毛基礎母羊進行雜交。通過不斷優化選育,逐步形成了秉承德美羊和內蒙古細毛羊所有優點的新品種“察哈爾羊”,而且雙羔繁成率達到了140%以上。
兼顧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該牧場堅持以草定畜,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通過科學繁育、嚴格選育、標準化飼養,大力發展察哈爾羊養殖,探索出一條“精養、少養、綠色、高效”的生態型可持續草原畜牧業發展之路,在保持牧場良好生態情況下,連續三年增收,年收入達到29萬元。
在自身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的同時,該牧場還帶動周邊牧户由傳統的經營模式向現代化經營模式轉變。開展了一系列引領嘎查牧民從事科學養殖的義務培訓,向牧民實地傳授先進經驗和實用技術,年平均培訓和接待參觀學習的人數達150人以上。通過草場流轉,租賃了嘎查一户無畜户的1100畝草場,每年付給該户草場租賃費2.2萬元,增加其收入。託亞説:“我們家草場面積小、勞動力少,要想保護草場又增加收入,必須合理利用草場。所以要結合實際,提高畜羣質量,探索畜牧業規模化、專業化養殖路子,以現代化技術為生產要素,實現畜牧業經營方式的轉變和增產增效。”
近年來,鑲黃旗積極發展家庭農牧場,開展示範家庭農牧場培育工作,制定完善扶持政策和制度,加強管理規範、家庭牧場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鑲黃旗託亞家庭牧場就是其中之一。
(劉佔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