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黃旗巴音塔拉鎮哈登胡舒嘎查牧民哈斯木日根是該旗種植黑蘑菇第一人,從被幫扶的貧困户發展成了致富帶頭人,近兩年,哈斯木日根種植黑蘑菇增收成功後,帶動一批貧困户走上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摘掉了窮帽子。
近日,哈斯木日根專門邀請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蔬菜所食用菌研究室暨食用菌內蒙古自治區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草原英才“內蒙古食用菌資源開發利用新技術創新人才團隊”帶頭人孫國琴,為鑲黃旗種植黑蘑菇的貧困户及建檔立卡的貧困户進行了一次培訓。不僅提高了他們的種植技術,更鼓勵了種植户創業的信心,為加速發展鑲黃旗黑蘑菇產業提供了技術保障。
今年35歲的哈斯木日根,出生在牧民家庭,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視力殘疾四級,為治病負債累累,一家人打工還債。2015年,哈斯木日根在打工時,注意到附近的蘑菇房,萌生了種植蘑菇,發展產業增收的想法。萬事開頭難,哈斯木日根在種植黑蘑菇的過程中經歷過幾次失敗,但他沒有放棄,逐漸摸索出了種植黑蘑菇的門道。在鑲黃旗就業局的幫助下,哈斯木日根引進種植黑蘑菇的項目與錫林浩特市巴音錫林牧場簽訂了長期的合作協議。2018年,他創辦了速日克種植有限責任公司,建起了200平方米場所,鑲黃旗殘聯幫助他購買了真空機、烘乾機等設備,成立殘疾人就業扶貧車間,種植規模也不斷地擴大,組建蘑菇種植產業並創建了“合作社+貧困户”模式,帶動了周邊貧困户和殘疾人脱貧一起幹,為社員免費提供培訓及技術指導。
哈斯木日根説:“2020年,我們公司帶領14户異地搬遷户、8家貧困户、21個殘疾人實現增收,今後還要把基地繼續擴大,把企業做好,帶動更多的貧困户和殘疾人實現增收,走出貧困。”
如今,哈斯木日根的公司蘑菇種植面積達800多平方米,1年產出約5萬斤蘑菇,有鮮蘑菇、幹蘑菇、蘑菇醬等多個產品,產品銷往區內各個盟市,今後還打算生產增鮮菇粉、蘑菇醬油、牛羊糞便加工的有機肥料等產品。
(娜木漢田格斯)